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地产新闻
珠海:“2万亿城市俱乐部”,等我!
2021/2/9 9:41:13 来源:我们的大珠海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观察一个城市发展成果和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

 

上一周,适逢珠海两会——2月1日-3日,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市九届人大九次会议先后举行。

与去年相同的是,今年两会依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召开,会期大幅“精简”,形式创新采取视频“云”参会,人员实施闭环管理。

 

与去年不同的则是,今年两会没有“迟到”,依然按惯例在新一年年初举行。这也充分说明了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态势。

 

除了疫情防控带来的变与不变,这场两会广受关注的,还在于它对外释放的关于珠海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

 

政事君尝试用三个关键字,解读2021年珠海两会,一窥会议背后珠海的新发展、新机遇、新定位。

 

一是目标清晰。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会上,姚奕生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晰了新一年珠海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等。

 

围绕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姚奕生提出,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创新驱动发展被摆在首要位置,紧随其后的是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

这些硬核的数字和要点,展示了珠海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令人振奋。不过,对于数字,大多数老百姓可能有些“无感”,要想把“无感”变为“有感”,就要让老百姓真真实实感受到身边变化。这也就是政事君接下来要说的第二点。

 

二是聚焦民生。

 

今年,珠海首次采用人大代表票决制决定市级十件民生实事,实现由政府“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做到民生大计与百姓期盼同频共振。

 

就在票决结果出炉的次日,十件民生实事之首——构建“民生微实事”服务体系便正式启动,致力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烦心事。

 

“开展民生微实事,就是要通过把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办实办好,切实把‘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愿景变为可观可感、可碰可触的生动现实。”在全市“民生微实事”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如是说。

 

可以说,“民生微实事”项目即刻上马,正是切实抓好民生这个最大政治的生动写照。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老百姓最大的感受是政府派送的“民生礼包”更厚了,更实在了。

 

比如,为全市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建成凤凰山山地步道、板樟山山地步道;开发港珠澳大桥蓝海豚岛、前山河、黄杨河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市级植物园、珠海文化艺术中心……一个个“有感”的项目,均与市民群众密切相关。

三是谋划长远。

 

 

今年的两会,不仅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还展望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令人期待。

 

“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支撑枢纽型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基本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

 

展望二〇三五年:珠海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

“珠海要实现脱胎换骨,要把经济特区办好,绝对不能再走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老路,必须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和枢纽功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参加市九届人大九次会议分组审议时,郭永航指出,“十四五”时期,珠海要在“好”的基础上发展完善,更要补上“快”的这一课,到2035年,珠海必须成为“2万亿城市俱乐部”的一员。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奠基之年,是特大城市立柱架梁之年。在这一节点召开的珠海两会,更添时代意义。

 

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海以“好上加快”的奔跑姿态开启了新征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