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地产新闻
珠海又夺第一!因为这个增幅,全省第一!
2021/2/3 14:31:23 来源:我们的大珠海

2020年珠海财政收入有多少?

这些收入,

主要花在哪些方面?

2021年珠海政府的“钱袋子”怎么管?

钱往哪里花?

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一年一度的预算报告是政府的“账本”,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的钱从哪来、到哪去的窗口。

 

2月2日,珠海市九届人大九次会议开幕,《珠海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交审查。

 

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珠海财政收支如何?该报告透露,2020年,珠海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9.13亿元,增长10.1%,增幅居全省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19亿元,增长10%。

 

新的一年,财政收支如何安排,重点支出如何保障?该报告透露,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9.42亿元,增幅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1.05亿元,增幅14.2%。

2020年,

“钱袋子”都花在了哪里?

 

2020年全市完成民生支出461.07亿元,增幅5.7%,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方面。

聚焦民生领域 增加人民福祉

 

教育支出110.52亿元

新增公办幼儿园37所、新增3.66万个幼儿园学位、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10所、新增1.19万个中小学学位。

 

 

城乡社区支出99.57亿元 

新增33公里健康步道、新增32公里碧道、建成7个市政特色公园、新增46公里林荫道。

 

 

社会保障支出82.46亿元

社会保险参保人次增长6.9%、适岗培训超36万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26家。

 

 

 科学技术支出51.51亿元

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8个。

 

 

卫生健康支出44.78亿元

新增公立医院床位1567张、建成国内首个永久结构应急医院、开工市人民医院北二区科研综合楼、开工横琴新区中心医院。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0.53亿元

改扩建市美术馆、开工工人文化宫和方志馆、开工全民健身综合训练馆。

 

 

农林水支出22.97亿元

“白改黑”58公里农村路、提档升级91公里“四好”农村路。

 

 

节能环保支出17.57亿元

新建污水管网283公里、全面整治53条问题河涌、推进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

 

 

住房保障支出1.15亿元

开工和续建1.4万套保障性住房。

 

除了大手笔投入民生领域,去年财政尤其在助推抗疫斗争、帮助企业减负上下功夫。

 

2020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疫情防控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资金45.37亿元。财政部门牵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积极落实疫情防治各项财政保障,为助推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财政部门在工作中,

坚持用政府过“紧日子”

换人民“好日子”。

“紧日子”方面,全市全年行政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下降17.4%,一般性支出较上年压减超过10%。市直因公出国、购车、培训、接待、会议、大型活动等支出压减超60%。

 

“好日子”方面,新增减税降费超100亿元,民生支出增长5.7%,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0.9%。

2021年,

“钱袋子”准备怎么花?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9.42亿元,增幅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1.05亿元,增幅14.2%;民生支出增幅7.7%。

2021年市直主要支出安排情况

 

助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6.2亿元支持科研机构和省实验室建设;2.6亿元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2亿元用于引进奖励人才;1.6亿元奖励科技创新。

 

 

打造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

46.6亿元建设交通基础设施;12.5亿元建设市政基础设施;重点用于兴业快线、金琴快线、香海大桥、金海公路大桥、珠海机场改扩建、珠海隧道工程等项目。

 

 

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点

12.4亿元支持高栏港基础设施建设;4.9亿元支持港珠澳大桥等口岸运营、建设;1.6亿元促进内外经贸发展;0.4亿元办好各项城市活动。

 

 

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发展

12亿元扶持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8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6.3亿元支持乡村振兴系列项目。

 

 

打造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

16.6亿元补贴公交运营;15.2亿元支持前山河水流域环境治理;4亿元做好污水污泥处理;2.2亿元养护市属公路、桥梁隧道;2.5亿元补助生态环保事业;0.4亿元维护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珠海始终把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摆在首要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31.4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19.6亿元强化医疗卫生保障;14.9亿元提升社会保障;预留8.5亿元用于民生微实事等民生服务新举措。切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钱袋子”关系百姓“好日子”。

期待在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下,

民生痛点难点得以纾解,

各类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得以激活,

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