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划再建一所市一级青少年宫;
打造青年人才
“宜居之城”“宜业之城”;
到2025年,
初步建成青年友好型城市……
珠海如何服务青年?
这场发布会料很足!
1月26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青年和共青团工作专场)举行,团市委书记侯文涛,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谢明华,团市委副书记林晓军等介绍了《珠海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相关内容,以及下一步珠海青年和共青团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0年12月17日,珠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并实施《珠海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团市委广泛听取青年群众、团省委和高校有关专家等方面意见,拿出了既满足青年需求又有实际操作性的文件。
“目前珠海市人口平均年龄相对比较年轻,为34.8岁,青年人占了一大半,未来引进的增量人口也肯定以青年人为主。团市委会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切实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团市委书记侯文涛表示。
《规划》的主要内容、亮点有哪些?
珠海下一步将怎么做?
到2025年
青年友好型城市初步建成
对于未来青年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年,具有珠海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青年友好型城市初步建成。
在发展领域、目标及措施部分,《规划》聚焦当前我市青年成长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权益,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健康、婚恋、人才培养与服务、就业创业、交流与合作、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权益保护与预防犯罪10个领域提出具体发展目标,比如丰富青年文化生活,打造青年人才“宜居之城”“宜业之城”,促进青年参与国际交流等。
凸显珠海特色,直面青年“刚需”
针对珠海的城市特点和招才引智的迫切需要,《规划》较省规划增加了“青年人才培养和服务”一章,提出建立珠港澳联合引才育才机制、升级建设“珠海青年人才驿站”、打造青年人才“宜居之城”等举措,并将“青年交流与合作”作为独立章节重点阐述。
在《规划》政策体系构建方面,凸显珠海特色,直面青年“刚需”。推动青年发展规划和市“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利用好珠海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地理区位优势,深化珠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建立常态化珠港澳青年组织合作机制,并以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为引领,打造珠澳青年合作创业创新园区。
关心青年婚恋、文化生活等现实问题
团市委将以《珠海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为指引,推动具体工作落实,并预计在半年之内起草好《珠海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发展规划》(暂定名)。
2021年,团市委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部署:加大改革力度,扩大青年工作的影响,做好几大平台建设,抓好重大机遇。
在扩大青年工作影响方面,团市委计划举办青年人真正喜欢参与的活动。比如围绕青年婚恋交友,以年度为单位,举办相亲联谊活动;举办在珠务工青年篮球联赛等。
在推动大平台建设方面,团市委已向市委、市政府申请,目前初步同意选址再建一所市一级的青少年宫,主要目标是覆盖未来新流入珠海的青年人,也包括青年家长子女。此外,还将重点推动“创青春”广东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落户珠海,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优质平台、营造良好环境。
为珠港澳三地青年提供新机遇
团市委、市青联将持续推动“青年同心圆计划”提质增效,着力在交流体系、服务体系、制度体系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
一是打造更具青年特色的交流体系,聚焦青少年学生、青年专业人才、跨境求学就业创业青年、基层青年等重点群体,依托珠海“红色三杰”等独特资源和平台,聚焦IT、志愿服务等重点领域,分层分类开展主题突出、青年喜闻乐见的系统性、品牌性交流活动。办好珠澳青年人才研习交流营,办好珠澳学生文化艺术节、珠港澳青年五四成人礼、“湾区青年说”等项目。
二是打造更精准务实的服务体系,建好用好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珠海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之家、青少年宫等实体化服务阵地,进一步完善面向港澳青年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深化珠海“菁创荟”青年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定期举办“菁创学院”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特训班,办好澳门青年珠海实习计划。
三是打造更高效协同的制度体系,以珠澳两地青联联席会议机制为牵引,以两地青联组织为“领头雁”,带动各会员团体、各界别青年深入交流、广泛合作、联动发展。探索成立粤澳深度合作区青年联合会。继续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和青年集体参加“青年文明号”创建、寻找“珠海好青年”主题活动等活动。
助力打造青春之城、活力之都,
努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珠海,
正为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
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