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周,1月21日,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召开,精心谋划了珠海新一年的 “施工图”。
屈指算来,这是一个月内珠海市委第二次以全会的形式,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动员令。
一个月前,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召开,总结了珠海“十三五”的工作成绩,描绘了珠海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蓝图。
这一次的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会议重点则是总结2020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1年工作。
不平凡的2020年,珠海交出了一张什么样的答卷?
会上,市委书记郭永航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就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郭永航表示,珠海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取得重要成果,2020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珠海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分别上升至全国第5位、第24位。
除了总结回顾,更重要的是,2021年,珠海应该怎么干?
针对新一年工作,郭永航提出了一项工作前提和12项重点工作。
一项工作前提:珠海必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
12项重点工作:
举全市之力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
着力建设创新发展先行区;
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
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构筑特大城市框架基础;
推进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引领的体制机制改革;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丰富文化强市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典范;
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满意度;
打造更高水平平安珠海法治珠海。
在这12项高度凝练的要点之下,还有一项项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实在的任务分解。
比如,在加快构筑特大城市框架基础方面,就具体提出要推动珠海至肇庆高铁珠海段、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段、广州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年内开工。
再比如,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满意度方面,就具体提出要以办好“民生微实事”为抓手解决老百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要全面放开青年人才落户限制,要新开工和筹集1.8万套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等。
政事君相信,随着这些举措的部署落实,必将为新一年珠海带来许多可喜的新变化。
就2021年工作目标,会上,姚奕生表示,衔接“十四五”发展目标,今年,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预期增长7%,珠海底气何在?确定这些目标,珠海有哪些考虑?姚奕生作了详细解释。
“确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的目标。这是在充分测算珠海经济潜在增长率基础上提出的量化目标,综合考虑了今年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和珠海即将迎来的政策红利、区位红利、窗口红利。”姚奕生说,既在经济增长上体现敢于加码的决心和行动,又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引导各方面把更多力量集中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来。
今年是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奠基之年,是特大城市立柱架梁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在政事君看来,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既对2021年度工作做出了新年部署,更展现了珠海在开局之年谋篇布局的新担当、新作为。
这次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1月23日,广东进入省两会时间。作为省人大代表的郭永航、姚奕生赴广州参会。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珠海任务”不少。据政事君不完全梳理,其中就有提到: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进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在珠海-江门规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打造珠海高栏港海工装备产业基地、壮大优势产业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等。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珠海,重大战略机遇前所未有,迈好第一步尤为关键。把发展形势看得更清,把发展机遇抓得更好,把发展短板找得更准,把发展信心鼓得更足,珠海就一定能在“十四五”乃至中长期发展中,赢得先机、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