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发改委同有关方面积极支持在横琴设立粤澳深度合作区,构建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优化“分线管理”政策,探索在民商事法律适用、贸易等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的营商环境,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珠江口城市纷纷携手澳门共谋发展,合作领域从早期的经贸、产业拓展至人文、创新、环保、民生、教育等各领域。
其中,横琴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是粤澳三个重点合作区域,为何“粤澳深度合作区”会落子横琴?横琴在粤澳合作中未来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记者尝试通过二组数据的对比,寻找答案。
看资源禀赋
横琴实行的“比特区更加优惠的政策”,是珠江西岸其他城市不具备的。
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的澳门,发展中一直饱受土地空间狭小、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困扰,其面积和人口甚至不及广深一个区乃至一个较大的镇。
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城市携手合作,成为澳门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粤澳合作不断深入,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在内的珠江口城市均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与澳门有多个合作项目,但“重点合作区域”目前仅有3个,分别是与澳门同处珠江西岸的珠海横琴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
在粤澳合作中,是什么让横琴脱颖而出?为何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重任会落在横琴身上?
从时间上来看,珠海横琴新区起步最早,2009年12月挂牌成立,在珠三角率先探索粤澳深度融合。中山翠亨新区于2011年提出构想,2013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江门的大广海湾,总体规划于2013年12月审议通过。
在空间资源上,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优势最为突出,规划范围包括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恩平市的20个沿海镇(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华侨农场),总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52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27.5平方公里。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珠三角可谓一枝独秀。
其次是中山翠亨新区,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包括南朗镇全境及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集中建设区约80平方公里,起步区约35平方公里。
相比而言,珠海横琴新区面积仅106平方公里,除去山体以及环保、生态等因素后,实际可供开发的仅约三成,共约30平方公里。土地空间与翠亨新区、大广海湾相比差距较大。
但在政策和区位交通方面,横琴新区的优势得天独厚,其与澳门一水之隔,最近处仅两三百米远,随着两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跨境通勤专线的开通、通关政策的日益便利化,一个与澳门趋同的“优质生活圈”正在横琴迅速形成,让这里成为澳人跨境办公、跨境创业的首选之地。以今年5月筹备成立的“澳门产业多元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服务基地”为例,短短半年时间,就吸引105家澳门企业、澳门创业团队进驻,100%签约。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级新区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横琴实行的“比经济特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同样是珠江西岸兄弟城市所不具备的。
看“成绩单”
横琴逾六成可出让经营性产业用地供澳企
在横琴注册的澳门企业从十年前的5家发展到现在2157家,澳资企业累计在横琴投资总额188.33亿美元。
三个粤澳合作重点区域中,起步早、占据区位交通优势的横琴新区发展最快。在澳门回归20周年前夕,横琴发布了最新的对澳合作“成绩单”:在横琴注册的澳门企业从十年前的5家发展到现在2157家,澳资企业累计在横琴投资总额188.33亿美元,主要分布在租赁、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科研和技术服务等行业。
在对澳企业供地方面,2009年横琴新区设立时,梳理新区可开发出让的建设用地约28平方公里,其中除去道路、文体设施、口岸、绿化等公共用地,可出让的经营性产业用地面积仅11.12平方公里。2011年澳门特区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在横琴划定5平方公里的土地与澳门共同建设粤澳合作产业园。目前粤澳合作产业园已有28个项目签约,累计使用土地面积2.43平方公里。
横琴同时宣布,计划新增1平方公里土地支持澳门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国际研究院。如果加上澳门大学,横琴对澳门项目的供地总数超过横琴可出让经营性产业用地的61%。
其他两个区域对澳合作也各有特色。比如中山翠亨新区自2014年以来,就与澳门携手推动“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现已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开展教育、旅游、文化交流、商贸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而江门与澳门特区政府2016年也签署了《粤澳共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框架协议》,提出在大广海湾探索实施“共同规划、合作开发、共享利益”的粤澳深度合作模式。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19年,江门大广海湾土地开发强度仅7.6%,项目落地尚需时间。
纵深
“粤澳深度合作区”怎么建?
曹达华:将从四大方面推动粤澳合作纵深发展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粤澳深度合作”的提法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2017年4月,横琴新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要共建粤澳深度合作新高地。今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把横琴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那么,粤澳深度合作区具体怎么建设呢?12月22日,在珠海举行的“一国两制”的澳门模式:经验与展望——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曹达华表示,国家发改委最新提出支持在横琴设立“粤澳深度合作区”,广东将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目标,从四大方面推动粤澳合作纵深发展,包括全力推进合作区制度规则衔接、深化粤澳产业合作、促进民生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基建互联互通,携手澳门不断丰富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
今年6月,横琴新区党委书记、保税区党委书记牛敬也在媒体上以《横琴携手澳门共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为题撰文,首次向公众作了阐释。
牛敬在文章中称,将从加强政策扶持,推动横琴与港澳体制机制贯通变通;丰富合作内涵,促进澳门企业和居民来横琴便利发展;拓展合作空间,支持澳门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四个方面入手,以横琴为粤澳合作主平台和主载体,全面深化对澳合作,用横琴空间做大澳门新兴产业增量,用横琴资源破解澳门空间局促和产业单一问题,解决澳门关切,千方百计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与澳门共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在提及如何促进澳门企业和居民来横琴便利发展时,牛敬表示,将推动通关更加便利。加快建设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推动澳门莲花口岸整体搬迁至横琴口岸;推动广珠城际机场延长线拱北至横琴段今年底投入运行,在横琴口岸预留与澳门轻轨对接的规划条件。支持在横琴建设珠澳高铁枢纽,助力澳门全面衔接国家高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