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地产新闻
珠澳陆路口岸建设日新月异 通关速度“大进大出”“快进快出”
2019/12/20 16:44:27 来源:珠海特区报

        弹指一挥间,伴随着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珠澳之间陆路口岸建设谱写了壮丽的篇章。1999年10月2日,迁建的拱北口岸完工投入使用,紧随其后的21世纪,横琴口岸、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等也相继开通。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来,珠澳口岸通关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跨境通关更加便利。




  客流持续增长


  口岸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清晨6时,关口开闸,口岸大厅瞬间被过境旅客“挤爆”。这里是全国最繁忙的旅检口岸——珠海拱北口岸。


  1999年10月2日,拱北口岸新联检大楼正式启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口岸同时关闭。也正是这一年的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珠澳口岸建设进入快车道。


  拱北口岸当年出入境的旅客已达2500多万人次,通关人流量仅次于深圳的罗湖口岸,位居全国第二。


  澳门回归后,随着珠澳两地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两地人员往来交流更加密切,出入境车辆和旅客逐年增加,2013年,经改扩建后的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9897多万人次,出入境车辆260万辆次,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至2017年,这一数据已超过1.28亿人次,平均每天达35万人次,最高峰时超过每天44万人次,旅客通关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口岸之首。


  2014年12月18日零时,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前夕,居住在澳门氹仔、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梁先生,成为珠海横琴口岸——澳门莲花口岸正式实现24小时通关后第一位入境的澳门居民。


  一扇24小时打开的大门,改变了他工作与生活的轨迹。“我准备过珠海来宵夜,完了再回澳门,等这一天很久了!”他说。


  在他身后30多平方公里的澳门,通过珠澳间无缝对接的“不夜口岸”,与广袤的祖国内地更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同一时刻,经国务院批准,当时已成为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拱北口岸,开闭关时间分别提前和延后各1个小时,全国首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口岸于零时至7时临时向社会开放。


  时光飞逝。2018年,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迅速成为中外游客的“打卡”热点。受此影响,从港珠澳大桥出香港经珠海拱北口岸前往澳门的游客大量增加,再加上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等政策的加持,澳门成为出境旅游的热门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内地与澳门之间的双向“爱国游”进一步带动拱北口岸客流的增长。


  今年以来,拱北口岸出入境客流量持续增长,呈现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客流态势,日均客流量达39万人次。拱北口岸于3月16日、4月6日和5月2日三次刷新全国单日客流量纪录,分别高达46.25万人次、46.61万人次、48.13万人次,直逼50万人次大关。其中,5月2日内地居民出入境客流达36.27万人次,也刷新拱北边检此项最高验放纪录。




  新口岸如虎添翼


  进一步优化两地通关环境


  “刷证件、按指纹、取凭条,过三道门,不到一分钟,就可以从珠海到澳门了。”在横琴临时性过渡口岸附近,记者采访获悉,设计年通关量达8000万人次的新横琴口岸旅检通道目前已基本具备开通条件。


  横琴新口岸旅检通道开通后,将大大缓解拱北口岸的通关压力,并将大幅改善横琴口岸的通关体验。不仅如此,其即将采用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也是“一国两制”在口岸建设和运营上的生动实践。


  而在澳门一侧,距离拱北口岸西南侧800米处,另一项粤澳合作的跨境重点工程——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项目的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正在加紧建设中。


  记者在青茂口岸建设现场看到,口岸联检楼主体结构已封顶。据市口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口岸建设资金由澳门政府承担,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具体开通时间需待粤澳双方进一步协商确定。


  青茂口岸开通后,将极大地缓解拱北口岸通关压力,另外还将进一步延长旅客通关时间,与拱北口岸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优化两地通关状况。


  据了解,青茂口岸建成后出入境大厅将分别布置50条自助查验通道,供自助查验旅客通行,不设车辆查验通道,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进行查验,设计旅客日通关流量20万人次,并通过连接通道及换乘厅实现与广珠城轨珠海站、珠机城轨珠海站对接,有效改善珠澳两地旅客通关体验。开通后,青茂口岸为24小时通关,在拱北口岸闭关后,符合自助通关条件的旅客仍然可以经青茂口岸通关。


  建设青茂口岸及新横琴口岸是进一步优化我市口岸布局,深入推进珠澳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在两者的定位上,青茂口岸主要对接澳门青州片区,侧重供自助查验旅客通行,不设车辆查验通道;横琴口岸则定位于集客流、物流于一体的“大通关”口岸。


  据了解,目前澳门莲花口岸与旧横琴口岸实施的是“两地两检”的传统模式,通关加上接驳需要耗费四、五十分钟。新的横琴口岸启用后,莲花口岸将搬迁至横琴,将实行全天24小时通关,旅检通道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型查验模式,车道实行客、货车“一站式”系统验放,实现客车和货车“一次申报、一次核放、一次查验”,进一步加强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员、货物等生产要素便捷流动,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据预测,新横琴口岸建成启用后,日通关旅客将从当前约2.53万人次提高到22.2万人次,日通关车辆将从当前约2700辆次提高到7259辆次。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进一步促进通关便利化


  2019年1月-10月,我市货物进口通关时间为11.55小时,出口通关时间为0.78小时,10月单月珠海地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8.29小时,出口0.75小时。通关时间位居全国、全省领先水平。


  2005年,珠海在全国首创了拱北口岸客车通道“一站式”电子验放系统,开创了全国口岸查验“一站式作业”的先河。2019年10月23日,一辆挂着粤港澳三地牌照的香港籍小客车,从香港徐徐驶出,经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横琴口岸(珠海)—莲花口岸(澳门),缓缓驶入澳门,全程采用车辆“一站式”自动验放,珠海成为首个成功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跨界车辆多口岸通行的城市。


  以往,珠澳之间一直实行“两地两检”的通关模式,即游客往返珠海和澳门,分别在珠海、澳门两个关口排队轮候检查,耗时长且不便利。去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珠澳旅检大厅首次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新模式,减少了旅客两次排队等候的时间,大大提高通关效率。


  珠海联合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工务运输局开展珠澳口岸协同发展布局规划研究课题,持续优化升级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一站式”通关系统。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珠海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由市商务局牵头制定的《珠海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通关便利化工作方案》,出台了提高口岸通关服务水平、推动珠港澳口岸通关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等31项通关便利化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我市除做好口岸提效降费工作外,还于2016年成功上线了中国(珠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后,我市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项目成为广东省首家上线特色项目,公路运输工具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作为地方电子口岸接入了海关总署,成为广东省唯一一家接入了国家检验检疫系统数据端口的地方电子口岸,报检项目在广东省内率先采用服务集成模式与国家标准版实现对接。目前,应用项目45个,其中2019年新增项目20个,8个应用项目实现全省首票应用。


  截至近日,我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注册用户超过1万家,总申报单量达1096.2064万票(其中跨境电商申报单量为360.5785万票),总申报货值579.0415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申报金额为1.6423亿美元),实现全口岸覆盖率100%,主要业务(货物、舱单、运输工具申报)应用率100%。

相关阅读